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交易频道_中国集币在线  (http://shop.jibi.net/index.asp)
--  古玩青铜瓷陶器  (http://shop.jibi.net/list.asp?boardid=73)
----  ===收藏墨盒 收获另外一种快乐===  (http://shop.jibi.net/dispbbs.asp?boardid=73&id=324395)

--  作者:依竹听雨
--  发布时间:2015/12/14 17:04:15
--  ===收藏墨盒 收获另外一种快乐===

---首发集币---

   本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收藏与研究晚清民初的浅绛彩文人瓷,自认为收藏之乐只在于此,其间,间或偶藏些价位低的老普墨盒,也或偶撞一好盒,还没捂热,即被“大行”磨走,前阵子遇一底款为“万丰”的细刻山水三层原光盒,只知其雅而美,未知其理,掌眼师友几次想要,终强留了下来,此事权当此文序曲,按下不表。
   每入藏一盒我必捧于掌中摩挲,一为其承载的历史沧桑与精美工艺足令我辈叹服;二为其与浅绛彩文人瓷相比,皆为古时置于书房案头之物或为文化底蕴较深的书画名家创作,众所谓书画同源,其理相通。
   尝一日有朋友发一盒与我,与该朋友每年有小几十万的交流,诚信与人品没得说,主虑其玩盒不多,或致走眼。征求其同意的情况下,小范围发了几个我信服的藏盒高手,并请海风师友掌眼定准,赶紧付款买下。
   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后,终于端捧于手中。其底板款识对路、皮壳沧桑,与盒身也非拼接,掂之手感沉重,抚之如丝般光滑,些许填彩仍在,放大镜下刀路清晰有力,字体俊朗潇洒,自然纵横于表面的“牛毛纹”越过密密麻麻的文字,老自是老的了,心遂安了下来。
   双手捧着,心里想“硕大”的盒体上竟要以刀代笔,刻上近六百蝇头小字,且字字讲究,如笔在纸绢上一气呵成挥就,倘放在现今国力的书房里也当是一件较为“奢华”的事情.......
   正如浅绛彩文人瓷的耐人寻味一般,收了此盒后,我即每日摩挲、每日在放大镜下仔细欣赏并研究。
   “朱子家训”题材较常见,这里按下不表。
   就年份款与定制者款而言:
   据《百年历史》载曾任国民党第二战区长官部秘书的李蓼源先生所撰“秘书眼里的阎锡山”一文记载:阎锡山作为国民党的一个军政权要,为在:“立功、立德、立言”上做到“三不朽”,一生大做文章,并留下不少日记。
   阎的日记开始于一九三一年(民国二十年)。
   阎自述:“其时余适旅居大连。二十一年春,余出任晋绥事,事繁而日记未停,多于晨起洗时间为之。抗战军兴,作战、训练、穿衣、吃饭等事之策筹,已使人精疲力竭,故此日记亦遂不能按日记载。”
   阎的日记特点是:“不记事而记事之理”。阎认为:“记事是主观的,记理是客观的;记事是为自己留痕迹,记理是给人类贡献作准绳。”阎记述说:“余不愿为自己留痕迹,愿对人类有所贡献,故记理不记事。”但我看阎的日记,也不全是记理,也有记事。一九四二年时,阎的日记已有三、四十万字。
   他在克难坡时,逐日将需记之事自己写出或靠秘书录出,然后由文书秘书毛笔恭录于其大本日记册内。
  

  当时阎锡山的誊录秘书为刘旭华,字东初,中阳县人。
 

    据此大胆猜测:其誊录秘书当为书法水平较高之人;誊录工作繁重且量大,需要有大个头的墨盒置于案头使用。
   此多字盒刻年份为辛未年,也即1931年。其年正是阎锡山日记开始有誊录记载之年。
   为收藏此盒,本人阅读过多篇关于阎锡山在山西盘踞多年的历史,其为政、待民、带兵与抗日之事,也刷新了我打小时候起形成的对国民党军阀、对阎锡山的固有“内存”,往事如烟,历史难再,这也算是一种收藏与研究之乐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截图2015121416543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截图2015121416510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截图2015121416515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截图2015121416522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截图2015121416541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截图2015121416545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截图2015121416550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截图2015121416552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广东小黄
--  发布时间:2015/12/14 17:28:18
--  
   收藏之乐,乐在其中!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tangheng
--  发布时间:2015/12/14 17:29:38
--  
图文并茂,好文雅藏,墨盒在当时代替砚台,行用 携带 方便,也是文人墨客喜爱之物,盛行于晚清民国。 收藏文化,收藏历史,这都是最好的实物见证,此墨盒 与众 不同的是字数之多,非常少见,名家自置。 恭喜张兄收获到如此好宝贝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孟州大杨
--  发布时间:2015/12/14 19:28:02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春晖雅藏
--  发布时间:2015/12/14 22:20:29
--  
欣赏学习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梅溪道人
--  发布时间:2015/12/14 22:26:58
--  

一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12/14 22:39:04
--  
 学习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成都彭兄
--  发布时间:2015/12/15 1:40:20
--  
好文好物,心境文雅清气,文笔荡人心味···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柯岩
--  发布时间:2015/12/15 8:11:14
--  
文房中,墨盒是文人墨客很珍视的藏物。佑强此文很有格调,道出了收藏之真谛,在于收之艰,藏之乐。
--  作者:千峰翠色来
--  发布时间:2015/12/15 11:26:52
--  
文中一句,道出判断老盒新刻的一项鉴定点。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