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交易频道_中国集币在线 (http://shop.jibi.net/index.asp) -- 古玩青铜瓷陶器 (http://shop.jibi.net/list.asp?boardid=73) ---- 欣赏帖之六:珊瑚红、胭脂红笔筒 (http://shop.jibi.net/dispbbs.asp?boardid=73&id=313150) |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6/22 13:03:50 -- 欣赏帖之六:珊瑚红、胭脂红笔筒 珊瑚釉 珊瑚红与矾红都是以铁为着色剂的低温红釉。珊瑚红指始于康熙盛于雍正、乾隆珊瑚红的一种低温铁红釉,因其呈色红中闪黄,与珊瑚颜色相似,故名。以吹釉法施彩,施釉薄而细匀,色调沉着含蓄,光润艳美。清代康熙朝开始,除生产一色的珊瑚红盘、碗、瓶外,还用作地色,有珊瑚红五彩、珊瑚红地描金、珊瑚红地粉彩、珊瑚红地盖雪等品种。 珊瑚红是铁红釉品种之一。以氧化铁为着色元素,经低温烘烤而成,因釉公可与天然珊媲美,故名。清代景德镇窑烧制,康熙、雍正两朝,多以珊瑚红作地色,上面绘以五彩或粉彩。乾隆时多在珊瑚红上描金,或用其来装饰器耳。 大致从以下几方面:一、真品釉料坚实,薄而光润;仿品釉粗松、色不纯、釉也较厚;二、真品釉面片纹紧密;仿品则片纹崩裂;三、真品低温焙烧成,色泽鲜艳,光滑圆浑、洁净无瑕;仿品加工磨光,色调较呆板。
胭脂红 胭脂红瓷器创烧于清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嘉庆、光绪等朝均有烧造,其中以雍正朝产量最大,质量最精。它是一种以微量金(Au)作着色剂、在炉内经 清代康、雍、乾时期是景德镇御厂彩瓷制作发展的一个历史高峰, 无论是当时的单色釉、混合彩瓷都足以令人叹为观止。其中,胭脂红应算是该时期极具创新意义的代表性彩釉之一。胭脂红不同于以往御厂制瓷时所用的铜红和矾红,它是一种以金着色、带有紫色调的粉红色,由于釉中含金,因此也常被人称为“金红”。这种将金熔入釉内来着色的方法并不是景德镇瓷工发明的,而是1650年荷兰人 卡西亚(Cassias)发明,1680年开始应用于瓷器绘画,直到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才开始在景德镇使用,当时称其为“洋彩”,胭脂红则被称为“洋红”。胭脂红虽然在康熙中早期就传入景德镇御厂,但是由于科技含量较高、造价较昂贵,直到康熙末期也没有被御厂普及使用。雍正中后期,由于御厂制瓷的发展革新,胭脂红逐渐推广使用至众多彩瓷领域。真正做到对胭脂红运用自如、广泛普及则还要属乾隆时期,胭脂红在该时期。 鉴定方法 从大体上说,瓷器鉴定主要是从器型、纹饰、胎釉、款识等各方面入手。 器型方面,赝品侧重于器物造型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珑、华丽等不同风格进行研究,详加分析对比,摸清其演变规律。仅举玉壶春瓶为例,自宋代始创以至晚清民国,历朝均有制作,而风格却代有变迁。如清雍正时所仿明宣德青花玉壶春瓶,虽然制作精工,但其余姑置勿论,仅造型一项的微妙差异亦可略见端倪。除整体风格外,对于不同器物,还要从口、腹、底、柄、耳、颈、流、系、足以至瓷器内部等各个局部加以观察,看看各时代有何异同。若能经常把玩和测量古瓷的器体部位,体重厚薄,熟记大小,对于鉴定工作十分有利。 纹饰方面,也同造型一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无论题材内容、装饰手法拟或工艺技术,不同时期的纹饰均有不同的表现,成为瓷器断代和辨伪的有力依据。例如明初永宣瓷器中的青料晕散和下凹斑痕等特有现象,后代仿品都不能准确再现,清雍正仿永宣器,常用复笔加重点染青花来刻意仿较宣青的效果,但因钴料不同,就无法克服色彩漂浮的弊病。又如成化斗彩文饰中“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画人物衣纹不加渲染,表里不分,如着单衣。这些微妙的时代特点,往往为后世仿造者所忽略。至于施彩工艺的演变,如成化斗彩中独具的姹紫色和不施黑彩(用黑彩勾勒轮廓线最早不应早于正德);明代及清初红彩均为深枣皮红色;明代绿彩多显黄绿色;粉彩是于康熙中晚期才出现的;此类知识必须具备。另外,纹饰图案所表现的画风和笔法,也特别值得注意。如后仿清前期珐琅彩、粉彩、五彩、斗彩等器物,运笔常显拘谨、幼稚、生疏、滞断,或图案层次不清,无生动感还有的纹饰过于细腻,亦足以引起我们的怀疑。 胎釉方面,胎为骨,釉为衣。鉴别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入手,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因时代淘炼方法有别,明代以前较之清代、民国,胎土中含金属杂质为多。如著名的永宣细砂底器,露胎处可见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点或火石红色;而后仿清代、民国胎体,却均因淘炼过细,没有这种氧化斑,成为赝品致命的破绽。另外明代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明成化胎体透光显牙白和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青白色。清康熙瓷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为清末初仿品所不能及;而很多日本仿中国明清瓷器,其胎质烧结瓷化的程度又过高,以指轻扣,发声清越,就仿品之逼肖而言,亦成缺陷。至于鉴别釉面,主要应注意观察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釉层的厚薄,以及气泡的大小和疏密程度。例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闪现不同程度的青白色,器足釉面与器身釉面多不一致;明早期釉面常有无色的自然开片及缩釉现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与清雍正和晚清、民国时期后仿器的小波浪纹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清康熙瓷器釉面具有紧密感,出现硬亮青釉,浆白釉,并有破泡现象。种种,各自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对于识破伪品最具说服力。另从釉面的新旧光泽看,很多仿作者故弄玄虚,将仿品釉面作旧:土埋,打磨,药滑,茶煮,浆沱,甚至稍加损破,以示出土状。然后这些不自然的作旧光泽,决无古瓷那种年深日久、自然形成的“酥光”现象。 [1] 最后,款识方面,历代更是千差万别。体会各代识的不同风格,可以从研究笔法入手,然后将真假瓷器款识相互比较,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字体的结构,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泽的深浅浓淡等。另外,还应注意总结同一时期早、中、晚期款识不尽相同的变化规律。 总之,辨识瓷器真伪,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同时,也要防止草木皆兵,对所见器物一概乱加猜测。欲提高鉴定水平,首先应多看真品,其次也可以选出一些典型的伪作赝品,经反复对比,切磋揣摩、积累经验。如此,对瓷器的真伪、年代,才能作出真知卓见的判定 |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6/22 13:05:48 -- ![]() ![]() ![]() ![]() ![]() ![]() ![]() ![]() ![]() ![]() ![]() ![]() 1.晚清珊瑚红兰花花卉诗词图文小笔筒 此笔筒,高11.4CM,口径6.3CM。晚清名家余子贞作,底款:官窑内造。文字是“莫谓无香绕笔端 癸卯之夏 子贞作”。 |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6/22 13:07:08 -- ![]() ![]() ![]() ![]() ![]() ![]() ![]() ![]() ![]() ![]() ![]() ![]() ![]() ![]() ![]() ![]() 2.同治细路珊瑚红粉彩虫草纹一把抓笔筒 此笔筒, 高 |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6/22 13:08:33 -- ![]() ![]() ![]() ![]() ![]() ![]() ![]() ![]() ![]() ![]() 3.珊瑚描金博古笔筒 此笔筒,高CM,口径CM,永生x作,难得全品,且金都没有脱落,很是难得,没有冲线,磕碰,惊釉等毛病。 |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6/22 13:09:49 -- ![]() ![]() ![]() ![]() ![]() ![]() ![]() ![]() ![]() ![]() ![]() ![]() 4.珊瑚红描金松鹤延年笔筒 此笔筒,高12CM,口径7.3CM。 |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6/22 13:11:32 -- ![]() ![]() ![]() ![]() ![]() ![]() ![]() ![]() ![]() ![]() ![]() ![]() 5.民国珊瑚地开窗山水笔筒 |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6/22 13:13:18 -- ![]() ![]() ![]() ![]() ![]() ![]() ![]() ![]() ![]() ![]() ![]() ![]() ![]() ![]() ![]() ![]() 1.红树山庄胭脂红特大笔筒 此笔筒,高22CM,口径10.3CM,民国名家袁荣兴作,袁荣兴民国早期景德镇画瓷名家,江西瓷业公司签约画师,和他同批签约的有马庆云,罗宿等瓷画家。底款:江西瓷业公司,器型颇为少见。该笔筒瓷质精良,胭脂红(少见)作画,笔触细腻,人物描绘精细秀雅,不失为一件上品佳器,完美无瑖。 |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6/22 13:14:39 -- ![]() ![]() ![]() ![]() ![]() ![]() ![]() ![]() ![]() ![]() ![]() ![]() 2.绿釉胭脂红民国山水较大口径笔筒 高 |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6/22 13:16:20 -- ![]() ![]() ![]() ![]() ![]() ![]() ![]() ![]() ![]() ![]() ![]() ![]() 3.民国红店瓷庄名家荣兴作胭脂红山水较大口径笔筒 |
-- 作者:wuxiuhe -- 发布时间:2015/6/22 14:05:4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