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交易频道_中国集币在线 (http://shop.jibi.net/index.asp) -- 古玩青铜瓷陶器 (http://shop.jibi.net/list.asp?boardid=73) ---- 欣赏帖之三:雕、堆瓷笔筒 (http://shop.jibi.net/dispbbs.asp?boardid=73&id=313141) |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6/22 10:48:30 -- 欣赏帖之三:雕、堆瓷笔筒 今天值班,闲来无事,发欣赏帖,与大家共同学习,希望各位师友提出宝贵意见。 雕瓷工艺 雕瓷工艺制作原料的产地非常广泛。可塑性强,题材丰富。烧成后瓷质晶莹光洁,易于清洗,为人们所喜爱,是最能深入人们生活之中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 清代,专门从事雕瓷生产的作坊和技艺人员越来越多,工艺技法多样,有圆雕、捏雕、镂雕、浮雕等。品种从家庭陈列欣赏品、小玩具、清供祭祀器皿、实用雕瓷,到用于建筑的装饰部件等,应有尽有;雕刻题材也非常广泛,有神佛菩萨;有神话、小说、戏剧中的人物;还有飞禽走兽,以及反映当时民间生活的各种题材。很多题材的作品都是成套成对,寓意吉祥。比如福禄寿三星、八仙、十八罗汉、对鹿、对象、对狮、对鸭、对孔雀、对鹦鹉等等,这种造型在当时普遍流行。清代雕瓷产品已广销国内外,景德镇是我国重要的雕瓷产区之一。 雕瓷是陶瓷装饰技法之一。通过镂雕,浮雕等雕刻技法在瓷器上刻出纹饰来凸现立体图案。 雕瓷与瓷塑同源,属瓷器的圆雕艺术品。如佛像、仙人、童子、禽兽、瓷陶俑、动物花果象生作品等。制作法有捏塑、范模、印坯等多种制法,并有素胎和色釉加彩之不同。远在史前已出现陶塑,东汉三国时已有瓷塑。雕瓷工艺制作原料的产地非常广泛。可塑性强,题材丰富。烧成后瓷质晶莹光洁,易于清洗,为人们所喜爱,是最能深入人们生活之中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 晚清雕瓷 雕瓷工艺兴于乾隆,盛于道光同治年间,给以后日趋衰落的清代制瓷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工艺技法多样,有圆雕、捏雕、镂雕、浮雕等。品种从家庭陈列欣赏品、小玩具、清供祭祀器皿、实用雕瓷,到用于建筑的装饰部件等,应有尽有;雕刻题材也非常广泛,有神佛菩萨;有神话、小说、戏剧中的人物;还有飞禽走兽,以及反映当时民间生活的各种题材。很多题材的作品都是成套成对,寓意吉祥。比如福禄寿三星、八仙、十八罗汉、对鹿、对象、对狮、对鸭、对孔雀、对鹦鹉等等,这种造型在当时普遍流行。清代雕瓷产品已广销国内外,景德镇是我国重要的雕瓷产区之一。由于此类工艺品多为纯手工制作,具有历史和文人气息,近些年来陪受藏家青睐,价值一直呈上升趋势! 雕瓷工除了有平面阴刻花纹再上釉烧成的 暗花 外,最常见的还是在瓷胎上进行浅浮雕及堆塑 深刻镂雕后烧制成的器物这种特殊的瓷器装饰工艺是继承和发扬了前代的锥拱玲珑 镂雕等技法 作品也更显得生动活泼,图案富有立体感。从存世的雕瓷分析,清中晚期的陈国治,王炳荣,李裕成是公认的名家。陈国治的作品大多为山水人物,刀法细腻,构思精巧,风格淡雅,宛若寿山石的薄意雕刻。王炳荣的作品题材广泛,以浮雕、镂雕为主,所雕之纹饰有山水人物、草虫花卉及云龙等,图案深入浅出、刀法准确、线条流畅、精细入微、作品器型以笔筒、印盒、洗、鼻烟壶等小件为多,而且均署有作者的人名款识。和陈国治相比,刀法上前者偏重於剔,后者偏重於雕。李裕成的作品风格接近於陈国治,题材上接近於王炳荣,喜好开光剔地。前几年市场上还常可见得他们的作品,价格也较高,近几年市场上已难见踪影,偶见一件,价格也都进万。可见他们的雕瓷作品正逐渐被人们认识。
|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6/22 10:50:22 -- ![]() ![]() ![]() ![]() ![]() ![]() ![]() ![]() 1.宣统黄釉花卉堆瓷笔筒 此笔筒,高13CM,口径8CM,颇感韵味十足,所见此类真品较少。 |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6/22 10:51:27 -- ![]() ![]() ![]() ![]() ![]() ![]() ![]() ![]() 2.光绪红顶绿釉仿生堆塑笔筒 |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6/22 10:53:45 -- ![]() ![]() ![]() ![]() ![]() ![]() ![]() ![]() ![]() ![]() ![]() ![]() 3.光绪双龙戏珠雕瓷笔筒 |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6/22 10:55:16 -- ![]() ![]() ![]() ![]() ![]() ![]() ![]() ![]() ![]() ![]() 4.同治梅花堆瓷开片笔筒 此笔筒,高10CM,口径6.7CM。 |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6/22 10:56:58 -- ![]() ![]() ![]() ![]() ![]() ![]() ![]() ![]() ![]() ![]() ![]() ![]() 5.光绪黄底素三彩雕瓷笔筒 此笔筒,高10.5CM,边长6CM,此笔筒为非常稀少的素三彩,素三彩是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这一品种由来以久,它与成化斗彩一样,不但不见于明清文献记载,早期也不见专门论述。古人云:“黑白等地而绘绿黄紫三色花者谓之素三彩,以黑地为最贵,亦有浅黄、浅绿等地而花则黄绿较深者。亦有间露白地者,茄紫为地殆稍罕见,有则花仅绿黄二色耳,殆合地统计为三色也。绿套绿、黄套黄,于浅深中分先后,故有实四五彩而亦称素三彩者。西人嗜此声价极高,一瓶之值辄及万金,以怪兽最为奇特,人物次之,若花鸟价亦不赀也。”“素三彩”中的“素”可以归结为两种含意:一种为该器使用“素胎”(又称“素烧胎”)烧制。“素胎”是陶瓷生坯没有上釉前预烧的胎,它既可增强坯体机械强度,使其在搬运时不容易损坏,又可在上彩釉时不会因浸湿坯体而导致坼裂。出于以上原因,该工艺在陶瓷制作中经常使用。另一种是古代有“红为荤色,非红为素色”之说,该器所用色釉以“素色”为主,故名。素三彩,瓷器釉彩名,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绿、黄、茄紫三色而烧成。始于明正德年间,清康熙时继续烧制。陶瓷界还有另外一种“素三彩瓷”的定义,即“素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是以黄、绿、紫三色为主的瓷器,其实并不限于此三色,但不用红色。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划好的纹样内,再经低温烧成。 |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6/22 10:58:35 -- ![]() ![]() ![]() ![]() ![]() ![]() ![]() ![]() ![]() ![]() ![]() ![]() ![]() ![]() 6.光绪雕瓷青花釉里红松鼠葡萄纹笔筒 此笔筒,高11CM,口径7CM,全美品. |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6/22 11:03:34 -- ![]() ![]() ![]() ![]() ![]() ![]() ![]() ![]() ![]() ![]() ![]() ![]() ![]() ![]() ![]() ![]() 7.醴陵釉下彩塑瓷双童子水牛笔筒 此笔筒,高 [醴陵釉下彩] 醴陵釉下彩瓷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八世纪的中唐时期,湖南长沙铜官窑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首创了高温釉下彩绘的新技术。据考古工作者对遗物的研究,当时有在白釉下画绿彩的,有在黄釉下画褐彩的,有在青釉下画褐绿彩的,还有在青黄釉下画褐、赭、绿三色的等品种。 20纪初,著名人士熊希龄等积极推广“一立学堂、二设公司”的主张,引进人才、改良工艺,促成了醴陵多种金属氧化物的高火性釉下彩瓷颜料的研制,创造了釉下五彩瓷,它先用墨勾线,然后用桃红、海碧、金茶等几十种釉下颜料,采用“平混”、“接色”、“深浅”、“罩色”分水技法彩绘于坯上,罩釉高温烧成,烧后墨迹挥发,而呈现白线彩色花纹。 1909-1915年,醴陵釉下五彩瓷以其质地精良、润泽清雅、色丰彩腴、艳而不俗的艺术特色,先后获武汉劝业会一等金质奖、南洋劝业会一等金奖、意大利博览会最优奖、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牌奖。至此,醴陵釉下五彩瓷蜚声海内外。 釉下五彩瓷器的创制
釉下五彩这一装饰工艺的创始、正好在醴陵瓷业由粗到细的转折点,也就是说,它是随着醴陵细瓷的烧造成功而出现的。素称“瓷城”的醴陵,位于湘东,是湖南省的一个大县镇,此地交通便利,水陆相连,制瓷原料丰富,土质优良,具有发展瓷业的天然优厚条件。据《醴陵县志》记载,从十八世纪初(清雍正7年)开始烧造瓷器,发展到二十世纪(光绪年间)的最盛时期,全县有瓷厂四百八十多家,窑户主要分布东、北二乡、形成了以东乡沩山为中心的醴陵瓷区。然而从1729年(雍正已酉)到1906年(光绪丙午)的一百七十八年间,这些瓷厂均只能烧造粗瓷,其产品是以碗为大宗的釉下青花器。 特色特点 醴陵瓷器画面五彩缤纷,犹如罩上一层透亮的的玻璃纱,色彩显得格外清新、柔和、明亮。釉下彩的釉是一种很坚硬的玻璃质,它保护着画面,耐摩擦、耐高温、耐酸碱腐蚀,能始终保持原来色彩。 制作工艺 醴陵釉下彩瓷是选用优质高岭土、长石、石英作原料,制出的瓷坯胎质坚细、淡白。装饰的花样绘在生坯上,然后再覆盖一层薄而透明的釉料,最后将它放进1300多摄氏度的高温窑中烧制而成。出窑之后,瓷器的颜色变得象宝石那样晶莹润泽。 国内外奖项 1909年~1915年,先后参加了湖北武汉劝业奖进会、南洋劝业会,以及意大利,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均分别获得了第一等之奏奖、最优奖和金牌奖、自此,醴陵瓷器名声极盛,“风潮所布,举国若狂,各埠商贩来醴贩运瓷器者络绎不绝”标志着醴陵细瓷业的第一个光辉的时期。 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扬龙,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6/22 11:08:06 -- ![]() ![]() ![]() ![]() ![]() ![]() ![]() ![]() ![]() ![]() 8.清晚珍珠塑彩笔筒 |
-- 作者:w6613116 -- 发布时间:2015/6/22 11:13:35 -- ![]() ![]() ![]() ![]() ![]() ![]() ![]() ![]() ![]() ![]() ![]() ![]() ![]() ![]() 9.光绪素胎雕瓷大笔筒 此笔筒,高13.6厘米,口径10厘米,雕工了得,非常少见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