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依竹听雨
-- 发布时间:2015/1/10 17:31:07
--
清末民初,墨盒成为文人雅士、达官显贵把玩摩挲的古玩,当时能把获得一方精美墨盒视为一种时尚,蔚然成风。因为墨盒制作工艺精湛,刻铜隽永成了庆贺寿诞、喜结良缘、军旅建功、学有所成、工程峻工、建筑落成、重大纪事等之馈赠礼物、纪念品。如“某某清玩”、“某某雅玩”、“某某雅正”、“某某成立纪念”、“某某学校毕业纪念”等等,因此刻铜墨盒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它与许多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都有关系。
铜墨盒在三四十年代也曾以纪念品的面目出现过。这些墨盒上往往刻着孙中山的“总理遗嘱、朱子家训、出师表”等。这些不但是有感而发,而且富有现实意义了。如现陈列于梅园新村的1945年叶剑英、李克农、徐冰三位同志送给董必武的墨盒。铜质。长15.5cm,宽9.5cm,高4cm,盒盖上镌刻 有王羲之的“兰亭序”,盒盖右上角刻有“必武同志留念”,左下角刻有“李克农、叶剑英、徐冰敬赠”字样。
又如现陈列于现代文学馆的冯玉祥将军赠吴组缃的墨盒,上铭:1936年10月10日的题赠:“祖襄先生,努力革命”。
还有现存放于韶山毛泽东纪念馆,主席生前就喜欢的一方清末状元王寿彭书写的“朱子家训”刻铜墨盒,现在是国家二级文物.
铜墨盒在我国的兴盛了不足百年,随着硬笔的兴起,自来水笔逐渐成为日常的书写工具,铜墨盒也经历了取代砚台又被墨汁取代的历程。《天咫偶闻》记载:“墨盒盛行,端砚日贱,宋代旧坑,不逾十金,贾人亦绝不识,士夫案头,墨盒之外,石砚寥寥。”
当它已退出历史舞台时,又成为了今天的收藏品,谁又能说不是墨盒的再度兴起呢?他之所以被一些收藏人青睐,这不仅因为它曾经造就许多刻铜高手,还因为墨盒具有的深厚文化内涵,在那段时间里,几乎所有写字的人都要用它,人因物用,物因人贵。遗留下来的墨盒可发掘出许多故事。人情、友谊、文艺、政治、爱情等等,包涵内容广泛,非本小文可纳。 (节选自《浅谈铜墨盒收藏 晚清民国时期深受文人喜欢》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