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依竹听雨
-- 发布时间:2014/11/4 17:48:08
-- ------原创---帽筒123=====
“帽筒”是什么?
帽筒,俗称“官帽筒”,是清代官员在上朝之前休息时置放花翎顶戴用的。
有研究者认为:帽筒创制于嘉庆年间,兴起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于光绪年间得以风靡,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早期的帽筒并不是圆柱形的,在清代初期,康雍乾三朝,官窑是把官帽放在一个圆形类似香熏的上面,这是帽筒最初的雏形;
也有研究者认为,筒状帽筒出现的时期大体为乾隆晚期左右,其时乾隆与嘉庆同在,只要实物作为佐证,到底是乾隆晚还是嘉庆年间,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随着工艺的简化,帽筒最终形成圆柱形无孔帽筒。并不是只有咸丰时期才出现的帽筒。
由于帽筒同时具有实用和陈设性,后来被民间广泛接受,随着清朝的没落,光绪后期到民国初期,帽筒逐步演变为普通人家的陈设器。 有研究者认为其时,除了景德镇烧造的帽筒,也有人见过清代龙泉窑的帽筒……
帽筒的传统样制为:直口,筒腹、口径与底径大体一致,中空,细路者则有上下相交错的海棠花式镂孔,这是为了便于散去帽里的汗气,同时也可用于熏香除臭。
在生产烧制过程中,窑工为更好地迎合市场,也对帽筒形制、大小、方圆等进行改进,如六方、六方开窗,周正四方……使之变得更俊秀,更细路,但在历次改进之中,帽筒的尺寸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固定的:高28厘米左右,口径12厘米左右,本人见过最矮小的帽筒只有不到20厘米高,毫无疑问,越是创新了形制的帽筒肯定越细路越受人欢迎,加之同治晚期,景德镇因太平天国一把大火烧掉御窑厂,后经十多年战乱,再经李鸿章申请朝廷下划银两时,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一大批文化底蕴深厚的书画家进入画瓷行列,并开创了“诗书画印”齐全的先河,为晚清民国景德镇瓷器抹上了一抹迷人的亮色,帽筒此时就不再是展示烧制工艺的器物了,而变成有艺术观赏性的物件………
古时官场皆看重头衔--官帽,官服……皆为天子所授,如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动一般。
至清,象征官位的顶戴花翎,从官阶品级论,且皆为尖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朝堂之上,天上喝令当场取下某人的顶戴花翎,当场赐官几品,佩上顶戴花翎……
本人大胆想象:十年寒窗,入朝为仕,公干归来,或大汗淋漓或头顶沉重,总得要卸下装束。本人大胆想象:既然官帽这么重要,下面是圆的,呈一个平面,顶又是尖的,不便捏取,每次上朝或公干前总会感觉取之不便,于是,清起,聪明的景德镇制瓷者便慢慢摸索、烧制出一种可搁帽子的器物来。这就是帽筒,尖顶帽筒搁上去后,正置帽子中间,手握边沿,轻拿轻放,自然方便多了。(当然,官人每有升迁,要搬家搬行李,官帽箱也是必备的,这里按下不表。)
家有帽筒者,必有入朝为官者,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每有客来访,自能光辉门楣。发展至后来,大户人家里虽自己家中无人入朝为官,但有为官的朋友,也需要备一对帽筒在家中,显其朝中有人……
自清晚起,八仙桌上,大案上成对摆放帽筒一对,自是当时官宦人家、大户人家必需的陈设器……倘家中没有,也要去照相馆照个相,在边上摆上个道具--帽筒,似可在心里得到一丝安慰:我也与当官沾上边了………
于是乎,民间纷纷仿效,需求者众,没有因为辛亥革命,国人剪去了长辫子,再也没有顶戴花翎而受影响,有需求就有市场,景德镇于是也没有停止生产烧制……
于是,帽筒发展成为居家摆设、女儿出嫁时的必备陪嫁品,如同女初嫁,要在箱底放春宫瓷塑,随嫁送嫁妆瓶及观赏瓷、日用瓷器一个道理。
“帽筒”以制作工艺、制式、绘画等,饱含了我国一个半世纪的民风民俗,成为雅俗共赏的古董瓷器之一。不少的顶级大师、名家画师,红店高手,实力瓷庄高手皆在帽筒上绘过画,站在艺术欣赏、传承来看,站在早期实用来看,帽筒是非常受人欢迎的物件……
也有人认为,帽筒因其使用广泛,而存世量巨大,这一点肯定没错,但是流传至今,名家帽筒、成对的特别是成对完整的帽筒已是凤毛麟角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u2z~x@t3zh}8)5@4%r3c.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06181133a8bd35e55d909b6f.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058ccbf6c81800a73bffd27b13533fa828b474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untaa75n27h$ih5a{`0e.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c0h)ysn$`ulllaf$q$l9.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g93jeyy%apbvbai{tra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ad4_85{8a2c_f6(ryy2}_8h.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f`q){yxxsk{kz`45.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ot3ny5t6lu$d5wjo3p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