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广东小黄
-- 发布时间:2014/8/31 20:19:19
--
□ 秋 荼 文/摄
在藤荫书屋的悠闲日子里,鉴赏藏玩是消磨时间的好办法。那些到处奔走、收集古旧物件的过程,经过光阴的浸润,也成为种种有趣的往事。藤屋所藏系列,浅绛彩瓷是大宗。随着全民收藏的热潮,社会对浅绛彩瓷绘名家的关注越来越多,汪友棠就是当中颇具代表性的人物。
在藤荫书屋的悠闲日子里,鉴赏藏玩是消磨时间的好办法。那些到处奔走、收集古旧物件的过程,经过光阴的浸润,也成为种种有趣的往事。藤屋所藏系列,浅绛彩瓷是大宗。随着全民收藏的热潮,社会对浅绛彩瓷绘名家的关注越来越多,汪友棠就是当中颇具代表性的人物。
汪友棠,名汪棣,号柳村,室名修竹草舍、修竹轩,安徽黟县人。人物、山水、花鸟皆长。《黄山画人录》引《西西斋随笔》载:“汪棣字友棠,好读书,尤长于画,挟技遨游南北,人珍其画争礼之。曾于屯溪老街茂槐商号见友棠设色花鸟四屏,常见清末瓷器画署‘汪友棠画于珠山’者,风格与余所见四屏极似,似为一人也。”民国十五年版《黟县四志·人物传》“程门”条目后附曰,“后桂林人程士芬、碧山人汪棣,效法之亦有声”,可见汪友棠为浅绛瓷绘大师程门之弟子。就藤屋所见,汪友棠画浅绛彩瓷,有纪年的作品,最早出现在光绪十七年(1891年),最晚延续至民国十二年(1923年),创作生涯长达三十余年,亦可谓瓷坛长青树了。
2001年10月中旬,自己对近代瓷器发生兴趣不久,便赶赴江西婺源、景德镇作乡土文化的寻访之旅。婺源晓起村是江氏族人聚居的村落,分为上晓起和下晓起。和婺源许多村落一样,明清时期,晓起江氏出了很多徽商和官员,村中有不少高墙深院的徽派大宅。为开发旅游修筑的简易乡间公路尘土飞扬,通到下晓起村口。下晓起风水不错,清澈的山溪绕村而流,围着全村前人还种植了一圈枝繁叶茂的古樟树。我到这里的时候是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村口有座“江南第一砖雕老屋饭店”,门楼砖雕看起来和一般徽派宅院并没有两样,和江南水乡旧家世族的苏式水磨砖雕门楼比起来就显得简陋了。老屋饭店倒是名副其实,不过这时午餐时间已过,店家正在收拾桌凳碗筷。在门厅角落破旧的一只玻璃柜里我发现有些积满灰尘的坛罐碗杯之类的旧瓷,便蹲下来耐心翻检了一番,终于找出一个金丝边粉彩小碗,绘教子读经图,题款为“松荫咏书,丙辰春月为益堂五兄雅玩,汪友棠”,飘逸的行书。丙辰为民国五年(1916年)。美中不足的是画面和题款中间有一条冲线,还好未影响到绘画和书法。店主人叫汪富荣,以十块钱价格把汪友棠款小碗卖给我。说来惭愧,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汪友棠是晚清民国时期景德镇的瓷绘名家。
2002年国庆前后,和好友卢君自驾车绕太湖一周,寻访近代浅绛彩瓷。太湖四周城市,如嘉兴、苏州、常熟、无锡、常州、宜兴、湖州,都属于晚清民国时期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区域,我们觉得到这些地方的古玩市场文物商店转转,作一点市场的调查,对于我们收藏浅绛彩瓷会有帮助。宁波范宅是此行的最后一站,刚好碰上周日范宅古玩市场集市日。我们赶到这里已经是午前时候,集市高峰已过,整个市场只剩下寥落的几个摊位。虽说逛市场赶巧不赶早,搞收藏讲究的是缘分,但早来的人从小贩手中觅得称心藏品的可能性总是大得多。我随意溜达着,顺便看看集市里人家挑剩的东西。一个老者的地摊里,稀稀拉拉摆了几件不上档次的瓷杂玉器大路货,我无意识地蹲下来,拿起一只晚清浅绛彩人物纹金属双提梁直筒壶。这是件残器,原盖已经缺失,后人随便拿个瓷壶盖子顶着。我照例先看题辞和落款,“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尽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壬寅冬,梅卿妹倩大人雅赏,姻弟孙听滔敬赠。”写的是纯熟率意的行书,晚清浅绛彩瓷绘艺人的书法功底普遍很到家,这是到藤屋鉴赏过浅绛彩瓷的书画家们所公认的。可惜这件茶壶没有落绘瓷者名款。壬寅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我把壶身转过来看瓷绘,树石间一老携一少,老者挥手目送远方点点飞鸿,画面右上角落“柳村氏”款。心头暗喜,柳村氏就是汪友棠,光绪年间景德镇瓷绘名家,把壶底翻过来,“汪友棠印”篆书单框矾红方章赫然在目。我问摊主这茶壶怎么卖,老者毫不含糊要价四百。我心说这缺盖的残器竟要这等高价,难怪整上午都没卖出去。经过讨价还价,花二百元买下这件茶壶,旁观的人都说买贵了,我心里想,你们知道柳村氏是谁吗?回藤屋后翻检资料,此壶题句为北宋大儒程颢《秋日》诗中的四句,全诗还有“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等四句。
藤屋原来藏有光绪汪友棠款浅绛彩山水纹帽筒,八年前得自苏州观前街新开张的古玩市场。图纹为古松瀑布石桥边小童牧牛,题款为“松张华盖千层翠,水落银光一派清。己亥冬仿黄子久笔,汪友棠作”。黄子久即元代浅绛山水画的大家黄公望。这件帽筒笔触工细,连童子放牧的极细牛缰绳都清晰可辨。整个画面以浅绿淡赭色调为主,但在瀑布下水潭边,以淡红色点染桃花一棵,视觉效果在悠远中增添了明快。藤屋藏瓷中,如论精工细写的水平,这件松瀑图帽筒无愧第一。浅绛彩瓷名家汪友棠仿浅绛山水画名家黄公望的山水纹帽筒,巧合中可供纪念的意义又增添了几分。
说到汪友棠所绘瓷器,爱好浅绛彩瓷的好友卢君,机缘巧合,从宁波、杭州、临海等地集藏了三件汪友棠绘制的瓷器精品,绘笔精到,品相完好,具体分别纪述如下:
一为光绪中期山水图海棠形执壶。海棠型是颇为少见的壶型。画面题款为“片帆飞影。柳村作”。另一面的题款为“注以丹泉,饮之延年。提壶相呼,俱是寿仙。时乙未冬月,彩文一兄大人雅品,汪友棠作。”乙未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二为光绪晚期花鸟图温锅。画面绘仙鹤牡丹图,落款“柳村氏”。题款为“汉瓦当文,延年益寿。周铜盘铭,富贵吉祥。癸卯之春于昌江客次,汪友棠作于修竹轩西窗。”癸卯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民国早期墨彩山水图150件双耳大瓶。画面题款为“远浦归帆。庚申之初冬,仿八大山人法,汪友棠作”。另一面题款为“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尽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岁在庚申之初冬月,友棠汪棣书画。”庚申为民国九年(1920年)。
卢君还藏有民国十二年(1923年)汪友棠款山水图粉彩小碗。题款为“坐看云起势。癸亥秋月,汪友棠作”。底款为朱文“皖黟汪友棠制”。这件汪友棠小碗,当属后期红店弟子的代笔之作,绘笔潦草,不复有盛年之作的神韵。这也折射出进入民国之后,随着新粉彩瓷的兴起,浅绛彩瓷无可奈何地衰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