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孟州大杨
-- 发布时间:2014/8/21 22:48:37
-- 汉代乐舞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从艺术角度说,陶俑是用陶土烧成的以现实中的人物或动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陶塑作品,在中国古代美术雕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从中国殉葬意义看起来,“陶俑是替代活人殉葬的偶人,是商周人殉制度的变相延续,是厚葬制度下产生的文化现象”,它们是殉葬的人形,是作为主人享乐的工具。陶俑的出现其实象征了社会的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乐舞俑成了诸多陶俑中一个经典类型,主人生前以歌舞陪伴,穷奢极欲,纵情享乐,死后也要将生前种种享乐带入阴间,仍需要在陵墓中陪伴主人度过日日寂寞的夜晚,可想而知乐舞俑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造型上运用了形式与内容想结合的手法,除了古拙、大气特征之外更注重艺术上的写意、构思表现、夸张想象,从而创造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件件如此伟大的艺术品。
1、古朴、稚拙是汉代乐舞俑的艺术表现之一,它比秦俑更拙更美。汉代乐舞俑虽比秦代俑较小巧,它具有秦代的风格,古朴稚拙是它的一大特点,面部刻画简练生动,动态古朴含蓄,如彩绘舞俑(见图1),身穿长袖交领绿色长袍,一手挥动长袖微微向前摆动,衣服轻柔的质感表现至美,一手残断于身后,双腿前倾,泛白的脸颊眼微睁仿佛已深深陶醉在翩翩歌舞之中,服装线条自然流畅而且洗练,造型粗犷但足以带有古代舞人的优雅气质,动作虽然感觉有些笨拙但仍然是厚重朴实,舒展豪放,别有韵味,流露着汉代陶俑的古朴气息,显示了汉代人特殊的追求和审美观念,充分彰显了汉代陶塑独特的艺术魅力。
2、取大势、去繁缛、高度概括的表现手法是汉代乐舞俑最纯正最迷人的艺术特征之一。乐舞俑在动势上表现的活灵活现,形态刻画不拘谨不拘于细节,乐舞俑多注重整体效果,人体形态干脆利落,手法简练,线条以曲线为主,给人若隐若现的感觉,比如东汉乐俑(见图2),图中两位男子静坐吹奏,双膝盘腿而卧,圆滑的线条寥寥几笔,但概括形象;头戴官帽,面部五官微微突起,双手捧于嘴唇做吹奏动态,双手一前一后,和我们现实生活中吹奏形式一样,没有去刻画细节,比如手部以块面形式表现,只整体上抓住人物动势,大的人物动态走向,不烦琐,表现淋漓尽致,高度概括了人物的形象。
3、浪漫纤秀的艺术风格。汉俑楚风,又承秦制,并且融合创新。“史学家说汉承秦制,主要是指政治体系、组织形式、法律条文等。从文化上看,西汉因袭的主要是楚文化,这一点在乐舞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汉初年楚声统治了整个上层统治集团的音乐生活,自汉代高祖刘邦起,终汉朝一代,皇室成员写诗都用骚体,唱歌都是楚声,跳舞均是楚舞。汉代时歌舞已有了较高的水平,汉高祖刘邦虽文化不高,但善作楚歌。”(注:《汉景帝阳陵探秘》P119)楚文化以柔为美的审美观念对汉代产生了直接影响,形成了以纤巧秀丽为美的艺术风尚,其造型优美,姿态生动传神,极富动感,汉俑形体虽小,在注重宏观的艺术效果方面,它又与秦俑一脉相承,表现出宏大的气魄,因为没有刻意求工,汉俑的风格更加自由挥洒,选材更加生动活泼,造型生动,神采浪漫飞扬。阳陵出土的一些乐舞俑高45厘米,长眉细目,面部敷白,朱丹点唇,小口微启,面庞丰润,有的收腹撅臀,有的细腰斜胯,有的仰面扬袂有的神态机敏,陶醉在乐舞中,他们宽大的袍袖随着音乐飘扬,削肩细腰,色彩淡雅,表现了东方女子的文静含蓄之美,舞动着的人物个个都是鲜活的,跳跃的……但站在你面前的分明是直立不动的偶人,陶俑的生命和姿态却在一瞬间定格,虽经两千多年岁月仍然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汉代乐舞俑的塑造手法,将人物生动的神情和静止的躯干形成鲜明的对照,把动势含而不露地蕴于静止之中,汉代乐舞俑在精巧的外表下依然散发着简练质朴、稚拙可爱的浪漫色彩,充满生活气息,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蓬蓬勃勃的生命活力,艺术上的古拙之美以及汉代造型艺术特有的浪漫纤秀风格赢得世人的称赞。
4、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4.1、汉承秦制、融合创新。秦俑高度写实的艺术风格无疑对汉初陶俑产生了影响,不过汉俑不像秦俑过分追求形体的真实,而是整体把握人物的神韵,以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艺术风格,赋予陶俑以生命。进入西汉以后,秦始皇陵俑坑中那样仿若真人的大型陶俑已成为历史绝响,汉俑更注重象征性的替代,体量明显缩小,高度一般是50-60厘米,但眼、鼻喉、耳、肚脐、生殖器官等人体九窍无一不备,是继秦俑基础上发展创造的产物,在汉代厚葬之风的影响下陶塑艺术更深入人心,焕发了陶塑创造者表现现实的热情,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在汉代时现实中所有的生活用品在墓葬中都能找得到,并且造型非常逼真,数量巨大,甚至连生活场景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如三俑正在载歌载舞,中间的张嘴大笑,头梳椎髻并侧向一边,上身裸露,两臂前伸,身体略右倾;左右两边的头戴帽,着宽袖长袍,双手向两边展开,双腿一躬一伸,作舞蹈状;另一人一手叉腰一手上举,裙摆飞扬,姿态优美,正陶醉在舞蹈中。塑造手法质朴生动,活灵活现,将手舞足蹈的“百戏”艺人神态表现得恰倒好处,使得雕塑生动轻盈,而且落落大方,更另人惊叹的是,舞俑个个神情愉悦,面部表情细腻传神,惟妙惟肖。
4.2、陶俑的自然美及内质精神情感的流露,充分体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及情感的再现。“汉俑体态虽小,但它重意重情重神韵,着力突出人物的神态”,汉代工匠以洗练的手法再现人物瞬间所表现的情感,一抬手一回眸的简单生活动态,却造就了乐舞俑的神韵。西汉中期雕塑手法更加大胆自由,更注重整体简练概括的塑造,在表现的对象和题材上也比以前更加广阔多样,西汉后期及东汉墓中大量乐舞俑的出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已较前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东汉时期的罕世珍品《说唱俑》,其造型极为生动传神,极富动感,真实的刻画了说唱者充满感情的神态和手舞足蹈的忘我境界,极富戏剧性的神情,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地主庄园中歌舞宴乐的奢华生活情景。《说唱俑》着力捕捉描绘人物动作神情的把握与刻画,追求神韵的塑造,显得生动活泼,人物造型稚拙可爱,可能创造者为了表现说唱的特点,陶俑的造形都比较夸张,形态给人强烈的动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整个雕塑夸张传神而又具有古拙之美。
本帖之物均包老保真,包品如图,高度均近20公分,四件一起走12500包快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