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元走强未必对黄金以及整个大宗商品市场有利,但诸多证据表明,这已不再是黄金难以克服的障碍。近来黄金走势与其他抗风险资产一直呈正向联动。
瑞士银行将2011年黄金均价预期从之前的每盎司1,665美元下调至1,615美元,以反映按市价进行的调整以及美元走强的影响。但该行预计2012年黄金均价为每盎司2,075美元。
虽然老精稀脱离了金价,由于金价跌势依然降低了大众的购买欲。回看历史,有经验的泉友都知道每次大跌都是最佳时机。好品种和长期心仪的购买的币种,很容易买到比之前低的价格。收藏最忌追涨杀跌!慢工出细活。
还是笔者多年铭记的投资金言:华尔街遍地流血的时候就是你入市的最佳时机。
世间又有几位英雄豪杰有此雄才大略。。。。。。
【发行年代】1998【面 值】10【成 色】99.9【质 量】 精 【发 行 量】6000【实 铸 量】6000【类 别】 本色金币 【全套枚数】2【参 考 价】0【正面图案】 商代龙型玉块及建筑 【规 格】18【重 量】1/10盎司 【背面图案】 玉龙(原始社会) 五龙玉壁(战国) 龙纹瓦当(汉代)【铸造厂家】 深圳国宝厂 【详细内容】 龙的文化纪念金币
金币总公司于1998年发行的《龙文化》金币却一改以往所有龙的面目,把战国时期的一幅帛画《人物驭龙图》再现到1/l0盎司金币的画面上,一条被埋在墓地中担负引导墓主人灵魂升天职能的神龙形象,让人耳目一新,使人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帛画是指在丝织物上的画。《人物驭龙图》是湖南长沙楚墓中发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三幅帛画之一。龙的形象被设计成舟形,其下有云纹状物体承托,像龙的巨趾,有鱼儿在其间穿梭、游弋,龙体占据了画面一半以上的空间。与其他龙或飞腾或遨游的形象不同,此龙表现出的是奋步疾行的生动姿态,大有冲出画面之势。一佩剑男子侧身驭龙,身躯略微后仰,宽大的衣裙盖住了两足,衣襟与龙身隔得很开,只有绷紧的缰绳与龙首相连。画面上方的华盖、人物颌下的系带都随风飘荡,烘托出主人公凌虚遨游的快感。龙的尾端有只单足傲立的鹤正引颈长唳,与人物的悠然自得相呼应,更衬托出龙疾行的力度与紧张感,仿佛行进在渺无穷尽的天河之中。

《龙文化》金币背面,除了忠实、全景、传神地把《人物驭龙图》原作再现在直径仅18毫米的圆形画面外,又充分地运用了造币技术简洁、明快的雕刻手法,把中国画以线造型的早期绘画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完美地完成了由绘画图案到钱币画面的再创造过程。《龙文化》金币的正面同样精彩,使用了极具中国特色的龙型玉块图,与背面的画面融为一体,匠心独运地突出华夏民族早期龙艺术的起源与具象,表达出按时间顺序由远而近的第一组《龙文化》金币的主旨。
《龙文化》金币的币面虽小,但在纯金的背景下,把整个画面衬托得美伦美奂,使人浮想联翩:墓主人的灵魂是否仍在天上遨游我们不知道,但留给后人的艺术作品却伴随了华夏儿女几千年,它像被神保佑着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繁衍至今。适逢改革开放、民族兴盛,绘画艺术被表现在金币上,我们有能力购买,我们有兴趣收藏,它像一道护身符保佑我们灵魂清静、合家安康。
在中国现代金银币上,表现龙的币种不下几十种,尤其在生肖系列中,龙币更是千姿百态。出于崇拜与敬畏的心理,龙币均成为市场价格的领头羊,远远高于其他属相。以彩金《龙》为例,发行日期晚两年,但目前价格已高于曾一度是彩金板块龙头的彩金《虎》币。与彩金《龙》相比,《龙文化》金币虽然有鲜艳的色彩、广泛的知名度,也没有高高在上的价格,但有两点其不具备的优势应引起关注:一是发行量,仅仅6000枚。二是筹码相当分散,大部分已被中外集币爱好者收藏,在钱币市场中极少见其踪影,它也应像深埋在墓中的帛画,不鸣则已,一鸣则惊人。
有关龙的记载
根据古代的经文,龙是一种创造物,它有鹿一样的角,骆驼的头,野兔的眼睛以及巨蛇的颈。它的腹部看上去像一种“Shen”(一种类似鳄鱼的虚构的水龙)。它的爪像鹰,指间像老虎,而它的耳朵则类似于一种水牛。龙有能力在瞬间从一种物体变成另一种;从胖到瘦,从高到矮。它也可以飞上天以及下到海底。看上去,龙似乎是一种具有超能力的创造物,能变换成各种形式。在中国,龙的标志诞生在商、殷朝(公元前16-11世纪,中国出现最早的象形文字期间),它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与海龟的外壳上。这些刻花描述了一种有角的爬虫动物,它有牙齿、鳞,有的也有爪子。上述符号通常指明龙被视为一种残酷的、罪恶的,带来不幸的创造物。基于这些符号,中国科学家总结出其实是一种短吻鳄鱼。在几个世纪中,科学家提出过许多关于龙的解释与推测。无疑,龙在它最初的形象中一定是一种爬虫动物、一种蛇、一种短吻鳄或是蜥蜴。距今5000-6000年的化石与古迹说明,蜥蜴、短吻鳄及龙是由象征荣誉的图腾以及宗教中改编而成的。通过研究这些发现上的画像,我们可以追溯到龙最早的形象,它的进化史到它现在的外貌。

虽然第一条龙只有一种单一的形象,但随着中国古人彼此间的联系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把他们的图腾描绘地更具有想象力。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图象就演化成了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龙或图腾。
因此,龙是人们想象力的结晶,是被人们崇拜了几个世纪的神秘创造物。在现代国画中,龙也以各种形式出现。少数民族把龙描述成各种样子,从一条鱼到鳄和人。
龙文化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龙成为了一种文化。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龙这一虚幻的神物,盘旋人们心中已有几千年之久。

中国龙起源于距今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出于对大自然的崇拜与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在心中构造了一种拥有马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鱼尾等特征的神兽,并赋予它翻云赋雨,兴风作浪的神力,这就是龙。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频繁出现,它成为了开天辟地的神,帮助黄帝统一了中国,又力保大禹治水,为千千万万人民造福。
在封建时代,龙象征着皇权、神权,是不可侵犯的威严,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龙更成为一种吉祥物,飞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人们舞龙、赛龙舟,在灯谜、对联、图画中,龙成为了不朽的主题。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该将流传千年的龙文化发扬光大,弘扬一种浩穷天宇的民族之气。龙,集曰月之精华,汇天地之灵气,具百兽之形,兼包容四海、吐纳百川之胸襟。在这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它将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还将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为新世纪的中华魂。